欢迎进入鼓浪屿政务网!
日期:2018-06-19 浏览数:400
为迎接第13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厦门鼓浪屿于6月8日开展了“守护魅力琴岛 弘扬世遗文化”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当天,来自鼓浪屿各驻岛单位的26个基层党支部近300名党员志愿者参加了文艺演出、世遗文化宣传等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共同参与。
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对鼓浪屿来说有着特殊意义。去年7月,鼓浪屿申遗成功,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申遗成功一周年即将到来之际,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鼓浪屿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遗产宣传活动,既展现了鼓浪屿的世遗魅力,也展现了一年来鼓浪屿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新成果。
在鼓浪屿钢琴码头广场上,60岁的国家一级演员、评剧表演艺术家崔鲁囡深情演唱的歌曲《亲吻祖国》,把文艺演出推向了高潮。整场演出的9个节目由鼓浪屿天天乐腰鼓队、鼓浪屿人民小学等志愿者团队创作完成。演出间隙,主持人还与游客市民进行鼓浪屿文化遗产小知识的问答互动;现场设置了各单位服务驿站,发放各类文化遗产宣传手册,普及文化遗产历史知识;还开展了净化遗产地行动,在各景点开展文明宣导、拾捡垃圾等活动。
据鼓浪屿景区志愿者协会会长董启农介绍,2013年成立的鼓浪屿景区志愿者协会,已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多名志愿者加盟,涵盖50多个成员单位。协会不仅拥有众多的志愿者,而且突出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化。2016年3月27日,为了推动申遗,鼓浪屿申遗志愿服务队成立。下设外语翻译、义务讲解、文化志愿等6支志愿服务队。去年10月29日,队伍更名为“鼓浪屿遗产保护志愿者服务大队”,吸纳志愿者220人。截至今年6月上旬,累计提供志愿服务时长超2.8万小时。
守护鼓浪屿的天使,不只是志愿者团队,还有许多形式多样的民间力量。
实际上,鼓浪屿是以“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在申遗中形成了独特的全社会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鼓浪屿模式”。“鼓浪屿注重自治共管,设立的鼓浪屿公共议事会、家庭旅馆协会、商家协会等,在申遗过程中磨炼出了很好的默契,这也是建设鼓浪屿美丽社区的底气。”鼓浪屿管委会主任郑一琳说。
6月6日,福建省文化厅下发了《关于认真借鉴鼓浪屿申遗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工作的通知》,将“注重共建共享,推动群众和社区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列为鼓浪屿申遗成功的主要经验做法,要求全省各地认真学习借鉴,全面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